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中國(武漢)一冶總部科技大樓外立面改造項目位于武漢市青山區工業中心,項目高度78.5米,幕墻面積21500平米,改造秉承實用并改舊鑄新,融入現代元素。

零的突破
作為中國一冶總部大樓已建成二十余年,原外立面幕墻老舊,年久需整體拆除改造上新,經過復雜的現場勘查、計算與論證溝通,最終按照整體美觀、安全實用、功能性能保證的改造方案進行。

本項目改造工程量大,處于老工業區,各種業態交叉地理位置特殊,加之在施工過程中樓內上千名員工不撤離,照常辦公的環境安全等特殊要求,這在公司實施的大型幕墻改造項目中尚屬首次。
創新技術
本項目為老舊建筑改造,各種新舊系統交叉,按照“現代美感、功能保障、性能優越”的標準,在項目深化設計選材上保證玻璃幕墻整體通透與遮蔽效果,達到保溫節能、遮陽與反射光環境影響等良好效果,玻璃幕墻采用分格與開啟協調,新風、防排煙、滅火救援等優化設計,保障了室內自然采光、熱濕環境、自然通風舒適等現代辦公的舒適性需求。

金螳螂幕墻在施工過程中為保工期,克服諸多交叉系統平行推進,優化工藝工序,抓細節控節點,規范精細施工,嚴格執行樣板先行規范,驗收確認后大面施工,既保證了質量又避免了返工窩工,提高了工效。
規范性、安全性始終圍繞項目全過程,在項目施工中堅持技術創新,每一個創新方案均先論證再實施,在項目改造的系統安全、結構連接安全、玻璃安全、開啟防墜安全上,嚴格規范要求,做到牢固可靠。為使改造過程不停止運營,拆除不改變圍護結構氣密、水密、保溫連續的影響,項目部創新施工技術,采用先進裝配式工藝、無焊接用火、全干式安裝、輕量化、少出挑、內外隔離等,降低業主運營影響,做到了質量可控、工期保證和安全高質高效的基本要求,沒有影響辦公樓的整體運營,得到了辦公人員和業主的一致好評。
最優方案
項目實施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符”,解決之道是讓現場實測數據說話,溝通方案、開論證會、交流會已是項目部員工的必修課,哪里不符哪里跑,目的是在確保功能安全的基礎上為業主提供最優的方案。

例如,現場5層以上結構與圖紙不符,結構圖紙與幕墻圖紙標注為混泥土結構的區域均為砌體墻,5-16層均無后置埋件安裝位置,按原定工期要求3個月完成大樓外立面改造,但因原建筑圖紙大量遺失且原建筑圖多處與現場不符,老舊結構問題影響主體建筑安全等因素影響,原定工期已無法完成。項目部會同業主、技術、設計等一同對現場圖紙不符部分進行論證,創新做法得到了業主的肯定和表揚。
爭分奪秒
項目進場擺在我們面前即是“大考”,地處鬧市的復雜位置,又不撤離安全辦公,這同以往的每每“拓荒”的情景是天差地別,怎么辦?項目部跟蹤任務前即組織設計、施工、技術等往返現場,開展實測評估并制定切實可行高效方案。項目中標隨即按預案組織人員、材料組織搶工,辦公人員下班即是我們搶工的開始,通過周末兩天三夜的有序堅守,在周一早上八點前,完成了通道及維護搭設及清理工作,實現業主要求正常辦公的承諾。

武漢一冶科技大樓位于城市干道,北面為學校,施工現場復雜,安全管理緊弦不松,樓高75.8米,屋頂的9.5米高大型鋼結構需超大型吊車實施封路吊裝,項目部在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的同時,加強同業主匯報溝通并報備武漢市交通局,經多方協調爭取9天寶貴時間,在原定15天完成的基礎上經過詳細策劃與拆分拼裝,11天吊裝作業圓滿的完成。

大型建筑幕墻改造項目的實施成功,贏得了業主的肯定,為金螳螂幕墻既有幕墻改造施工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為市場開拓提供了良好的業績,同時鍛煉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幕墻事業部作為金螳螂的重要板塊將繼續創新技術,團結一致,必將持續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