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國際10月9日發布公告稱,2008年4月2日,中工國際召開了第三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與中國機械產業團體公司就土庫曼斯坦
玻璃廠項目進行合作的議案》,因為相關原因,該合作協議一直未能簽署。
中工國際董秘辦投資者關系處一位人士說:“這個項目對中工國際的整體海外市場而言,比例不大,但是對于開拓土庫曼斯坦市場來說,存在一個口碑效應。”
資本平臺——中工國際
2006年4月,中國政府公布將向土庫曼斯坦提供3億美元的出口賣方信貸,土方利用這些信貸新建一個氮肥廠和玻璃廠。
2007年初,中國機械產業團體公司(以下簡稱國機團體)和首創龍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創龍基)組成項目聯合體正式與土方簽訂合同承建上述工程,并根據2008年2月2日簽署的聯合體協議,商定國機團體是項目聯合體為主導方,項目利潤由國機團體與首創龍基按5∶5分享。其中,玻璃廠項目合同總額為6738萬美元。
不外隨后,因為中工國際的參與使得聯合體關系發生了微妙變化。
中工國際是國機團體最為正視的資本平臺之一。早前中工國際的大股東是中農機,中農機的大股東是國機團體。2009年6月12日,中農機將其持有的1788萬股的中工國際股份無償劃轉給國機團體。
6月24日中工國際停牌,公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7月1日,公司宣布增發預案,擬進行發行價為18。03 元、預計不超過3600萬股普通股的非公然發行,向國機團體發行股份購買中農機100%的股權,上演了一出“子吞父”的大戲。
“事實上,國機團體高層非常正視中工國際,但愿做大做強
上市公司的平臺,同時上市公司受投資者壓力較大,所以不斷為上市公司創造發展前提。”一位知情人士稱。
“所以,在國機團體和首創龍基簽訂土庫曼斯坦的玻璃廠項目后,國機團體就但愿中工國際參與,以將業績做到上市公司中去。”這位人士透露。
2008年4月3日中工國際發布了《中工國際與國機團體就土庫曼斯坦玻璃廠項目進行合作的聯系關系交易公告》。中工國際與國機團體簽署的《土庫曼斯坦玻璃廠項目合作協議》顯示,中工國際作為本次合作的項目主導方,負責詳細執行該項目,項目由國機團體享有的收益與風險均由中工國際享有和承擔。
不外此舉遭到玻璃廠項目聯合體另一方——首創龍基的強烈反對,原因在于中工國際與首創龍基在工程承包建設上是直接競爭對手,違背之前國機團體與首創龍基簽訂的聯合體協議。
超級大單未知數
2008年7月10日,國機團體與首創龍基簽訂《退出聯合體協議》。國機團體承諾,假如不能退出玻璃廠項目聯合體,公司將向首創龍基支付合同總額6738萬美元12%的違約金(折合人民幣約5530萬元)。
不外之后,國機團體和中工國際并未實際退出,繼承與土方相關部分洽商新的合作協議。知情人士透露,中工國際高層不斷穿梭中土之前,預備新的玻璃廠協議,并大幅進步了建設合同金額。于是首創龍基一紙將國機團體告上北京市一中院。
今年9月16日,北京市一中院認可了首創龍基提出的財產保全申請,并于9月23日凍結了中國機械持有的中工國際261萬股股票資產,市值約合5530萬元。
中工國際董秘辦投資者關系處的一位人士表示,因為這部
門股票只占中工國際總股本1%左右,達不到表露界限。“實際上,這起糾紛與上市公司無關,由于我們以前與國機團體的玻璃廠協議只是在董事會上通過,并未終極簽訂協議。同時這個項目金額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比例也不大。”
令外界不解的是,兩家實力雄厚的企業為何在一個合同金額只有6738萬美元的合同上“交惡”。
知情人士透露,因為幾年來工程建設延遲,當初兩個項目氮肥廠和玻璃廠,其中的氮肥廠項目被撤,但是中國提供的出口賣方信貸仍舊是3億美元,這給玻璃廠項目打開了巨大的利潤空間,幾乎增加了1億美元的毛利,這個普通的國際承包合同儼然搖身一變,成為超級大單。而動靜顯示,中工國際與土方預備的新協議將合同金額從6738萬美元大幅進步到1。715億美元。
“項目進入法律糾紛對于雙方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對于中工國際來說,我們原來對于玻璃項目抱有較大的決心信念,現在看來有點落空。”一位私募投資經理說。
“這一單的利潤率相稱高,政策變化多出了1億美元的毛利,而中工國際2008年凈利潤只有1。4億元人民幣,不到兩個億的總股本;而且這個項目是中工國際進入土庫曼斯坦的第一個項目,假如成功將會完全打開這個巨大的國際工程建設市場,要知道,土庫曼斯坦連鍋爐都要入口啊!”這位投資經理感嘆的說。
最新動靜顯示,較量還在繼承!首創龍基已與另一家央企——中國機械進出口(團體)有限公司達成合作,雙方組成新的聯合體共同實施玻璃廠項目,重新辦理海內有關審批手續。
而國慶后,國機團體高層已趕赴土庫曼斯坦,繼承就玻璃廠項目進行洽商。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