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綠色
節能建筑。近兩年來,淮安市墻改節能辦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科技創新文件精神,以墻材革新與
建筑節能為主線,深入開展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科技攻關活動,拓展創新空間,積極構建建筑節能創新工作體系,共開發節能新墻材產品5項,其中7個產品通過省建設廳科技成果評估。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節能應用
技術標準創新1項,全市共完成新墻材產量42.6億塊(折標磚)。全市所有在建
民用建筑已全面實施50%節能
設計標準,并正逐步向節能65%設計標準過渡。
加強新墻材與建筑
節能技術培訓。對各級墻改辦工作人員和全市64家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生產企業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共100多人進行了技術培訓。開展加氣混凝土砌塊應用技術培訓,邀請中國建筑砌塊協會名譽理事長陶有生作加氣砌塊應用政策及應用情況報告。邀請原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顧同曾作加氣混凝土砌塊在節能建筑設計及施工中的應用技術講座。市縣(區)設計、建設、施工、監理單位負責人共80人參加了會議。開展建筑節能管理人員、技術培訓。兩年來,累計培訓達2000人次以上。
加強對非粘土新墻材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兩年來,通過檢查共取消了5家企業的確認證書,責令對15個
新型墻體材料產品限期整改,保證合格新型
墻體材料進入建筑工程施工現場。針對混凝土砌塊小型空心砌塊發展迅速,相應的一些無審批手續、質量差、投資少的砌塊小企業盲目上馬,給我市的墻材管理及工程質量帶來隱患這一問題,市墻改節能辦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整改建議,以淮墻領[2007]4號文出臺了《淮安市混凝土砌塊行業清理整頓實施意見》,對全市的混凝土砌塊企業開展了全面清理整頓工作。
大力開展建筑節能專項檢查。2007年以來,組織了市建設系統有關部
門和單位開展每年2-3次建筑節能專項檢查,下發整改通知書兩份,并跟蹤督促整改。做好省建設廳建筑節能專項檢查的有關組織、服務及檢查結果的整改工作。明確專門科室和人員參加市區建筑工程的建筑節能專項驗收。建筑節能工程質量水平和參建各方建筑節能意識明顯提高。
加大科技投入,為科技創新提供保障。二年中共投入112.6萬元科技經費用于墻改科技工作,爭取省級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補貼25萬元。目前,省市又對一批節能自
保溫新墻材等科研項目投入30萬元。在資金的保證下,極大地調動了企業研發節能新型墻體材料的積極性,加快了工程的推廣應用。2007年該辦開發自保溫砌塊項目,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塊型設計、
模具制作、試制生產及多項檢測與調整設計,這一產品已經批量生產并在市區康城明珠小區等工程中成片推廣應用。該產品經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檢測,能夠滿足寒冷地區居住建筑與夏熱冬冷地區
公共建筑節能50%標準要求,取得了國家專利產品證書。2008年上半年,又成功開發淤泥
燒結節能
保溫磚、輕
集料混凝土自保溫磚、混凝土自保溫砌塊砌體
砌筑砂漿等新產品,對新產品現已經批量生產。
近幾年,國家、省、市有關建筑節能政策文件的出臺,為我市建筑節能的全面開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市墻改節能辦與市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依據國家和省相關的建筑節能標準與圖集,結合淮安市氣候條件、地理位置、當地新墻材及節能材料發展情況等,經過廣泛的調查研究,聯合編制了《淮安市
建筑節能設計技術要點》,并通過了市建設局組織的專家鑒定。該要點完善了我市節能技術與標準體系,達到了省內先進水平,填補了我市建筑節能工作標準圖集的空白,也是當前全市開展的建設工程質量年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建筑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已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左右,成為我國三大用能領域之一。建筑節能潛力巨大,科技創新空間無限。擴大內需,保增長,促發展,建筑節能既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部分,又是一個新興大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新增點。節能產品的推廣,節能技術的改造,節能工程的實施,蘊含著巨大商機。抓住這一商機,就是要堅定信心,變挑戰為機遇,堅持科技進步不動搖,創新發展空間不止步。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