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為準確理解當前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產業發展環境,適時把握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動向,充分利用融資、投資和上市等手段實現企業的戰略轉型與產業升級,提升企業技術與裝備水平,實現
再生鋁產業在新起點上的更快發展。2012年4月8日-10日,《資源再生》雜志社、北京中色再生
金屬研究所、
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于在江蘇省徐州市開元名都大酒店舉辦了“2012中國再生鋁產業鏈發展論壇暨第九屆再生
鋁企業技術升級研修班”。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尋找企業的盈利模式:實現從產品運營到資本運營的轉變”。活動主辦方邀請再生鋁行業資深專家袁曉東工程師,在再生鋁企業運營思路總體分析的基礎上,對行業現狀、基礎水平、技術裝備、環保制約、產品結構、人才管理、結構調整和突圍現狀等問題一一做出細致分析和正確解讀。

袁曉東工程師在論壇中發言
袁曉東工程師在會議中講:“早在去年,我在接受
門窗資源網的采訪時就講到,我國再生鋁行業的現狀用八個字來形容很恰當,那就是‘良莠不齊各自為政’。在
設備、產能和技術方面上,再生鋁企業之間差距很大,而且互不往來,各有高招。從政策上來講有三種類型,一是福利型企業,享受的是退稅政策;二是合資型企業,享受減免稅的優惠政策;三是實打實企業,不與上述兩種企業在同一起跑線上,享受的政策完全不同,其生存狀況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再生鋁企業之間不一樣的起跑線,這是造成行業里良莠不齊的必然因素。一年多過去了,這個現狀并沒有得到大的改善。”
那么目前我國再生鋁行業受制約的因素還有哪些?第一,行業的整體水平需要提升。不管是從企業的裝備水平,技術水平,包括技術培訓都跟不上,員工對再生
鋁材料的特性了解得不夠透徹。第二,再生鋁行業里的產品屬于中低端產品,附加值不高,國外在這方面做的比較超前。第三,意識不夠高。對再生鋁的認知停留在表面,不去抓材料的微觀研究,對材料的組織結構要求,怎么談發展?更別說趕超歐美了。
誠然,中國再生鋁行業較世界先進水平落后許多。近年來,我國房地產事業、汽車制造業和航空航天業高速發展,
剛性需求特別強烈,在國內能源、人力成本和環保成本方面上低于他國。并且,隨著《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鋁工業“十二五”發展專項規劃》的正式發布實施,再生鋁行業在面臨新的重大轉折之際,也迎來了一次新的發展機遇。
發展機遇面臨的一大問題--重組或兼并。袁曉東工程師強調:現有企業需要整體的技術改造和提升,達不到標的企業肯定要被淘汰,對企業的資本金還有基本的工廠規模有嚴格要求,地方政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作為源頭企業,再生鋁企業有個特性,是資源型的,很容易自己做起來。兼并也好,重組也好,現在時機快到,很快就會走大的兼并重組這條路。這也是歷史發展的一種必然和趨勢。

與會人員合影
“鋁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從我個人的理解,產業結構的一種集約化的生產,還有一種精品化。作為再生鋁行業,還有一個很大很大的題目要做,就是環保。環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我想對這方面有很大的規范。”袁曉東工程師如是說。
袁曉東,重慶人,三十年長期從事
鑄造鋁合金、再生鋁材料、變型
鋁合金材料等應用與研究,曾在日本
輕金屬株式會社、本田等接受技術服務,積累了豐富的
鑄造及
變形鋁合金生產、應用、管理的實踐經驗,在該行業的技術、質量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獨特的創新思路,對我國再生鋁行業的現狀和前景有著絕對發言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