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當年電視機緊俏時,無論價格有多高,到處托人買,現在每臺電視機的凈利潤被擠壓得僅有10元;過去“大哥大”幾萬元一部,現在幾十元甚至充值即可免費擁有。這就是物極必反,加上個別媒體的推波助瀾,使得個別行業趨于失控局面。門窗行業亦是如此。盲目跟風,盲目上馬,盲目攀比,這是中國傳統制造企業的大忌。

門窗是定制化產品,要實現產業化,首先要突破定制類產品難以實現大規模標準化生產的瓶頸。制約因素除了生產環節外,還有售后服務、現場安裝等環節問題,所以不可能像家具、電器行業隨心所欲地生產、庫存、出貨、安裝。因此,與其他行業不大相同的是,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門窗業現今存在的制約行業健康成長的主要問題并不在市場、也不在終端,而在于行業內部。
作為定制類企業,發展階段并不能簡單追求經銷商越多越好,或生產量越大越好,其成敗的關鍵在于品牌、技術、管理及組織水平等綜合實力的整體結合程度。
據專業人士剖析,當前中國門窗業有四大優勢和兩大劣勢。
優勢如下:
◣ 優勢一:精裝修市場強力拉動
隨著“交鑰匙”工程的逐漸增多,一線城市地產購房送地板、送櫥柜、送衛浴的現象已普及,但送門窗的現象卻極少,這就給門窗廠商為主業定制化產品提供了溫床。無論是精裝修還是毛坯房,門窗成了必需品,給門窗行業提供了無限發展空間。況且,前幾年門窗行業只是家具、櫥柜、衛浴、地板等行業的一個“附屬品”,被列入定制化家具,行業分類尷尬。通過近幾年門窗企業的努力推動,媒體、展會、企業家最終給它一個定義:定制門窗。之后,就又催生出一個新的行業——門窗行業。估計未來三至五年,中國的門窗行業必將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而逐步擴大,但不至于猛翻幾倍。
◣ 優勢二:“專業+環保”被市場認可
以往,傳統的門窗一般由裝修工人(或木工)來完成。在這一市場中,裝修隊伍中的“馬路工”占有了相當比例的量,真正高水平的木工在門窗加工中極少,造成了裝修公司在定制門窗時成本又高、質量又難以保障,還污染環境。因此,裝修公司在為業主訂做家具時出力不落好,還屢被投訴。專業門窗生產企業的出現,贏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也順應了國家倡導“大環保”的概念走向。
◣ 優勢三:產業鏈配套已基本完善
在行業發展初期,門窗企業所需要的材料配套很不完善,門窗企業如果想實現創新,必須是自己先設計,然后根據設計圖紙主動去找一些材料配套廠家共同開發,這就大大增加了企業的創新成本和時間周期。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門窗廠商心有余而力不足。
隨著行業的發展,其配套材料也跟上市場節拍。如今的材料商不再被動地為門窗廠提供多品種、多規格的材料,而且還主動助力門窗企業研發新產品,加速了整個產業鏈的完善,為行業的快速提升夯實了基礎。
◣ 優勢四:高檔門窗行業市場地位提高
過去的裝修公司,不可能擁有如此專業的生產安裝隊伍,頂多是一兩個木工帶幾個農民工以簡陋的工具現場安裝施工,其專業性、穩定性確實無法與現在專業的門窗企業比肩。
劣勢如下:
◣ 劣勢一:個性化與規模化的矛盾的解決
由于定制類產品太個性化,需量身訂作,而且標準缺失,所以門窗行業的發展速度會像衣柜、樓梯、櫥柜一樣受限制。這是個性化與規模化之間的矛盾,也是制約行業難以像家具、家電那么容易做大做強的根源。所以一般情況下,門窗行業很難出現“寡頭”,想實現“一家獨大,大小通吃”根本不可能,所以“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現象容易在定制類行業出現。
◣ 劣勢二:低價競爭降低整個行業聲譽
由于門窗行業表面上的進入門檻不是太高,又加上地區消費水平不均衡,個別業主的要求也不高,再加上需求季節化明顯,旺季產能瓶頸普遍存在,所以在定制過程中流程控制和品質控制難度較大。一些新生企業如果售后服務不到位,會比較容易產生質量問題。這個問題關系到整個行業的聲譽。需要加以提醒和重視。
還有一些推拉門(詞條“推拉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代理,新進入門窗行業,對門窗行業了解不深,只是看好了門窗行業廣泛的前景,卻沒有看到門窗行業核心的問題,仗著雄厚的資金實力,為了獲取快速發展,一進入這個行業就開始打價格戰,以低價吸引加盟商搶占終端,這在短期網絡建設上或許有一定的作用,但長期來看,企業長期的低價運作無法獲得足夠的利潤支持,逐漸喪失持續發展創新的能力,導致如飛單、質量上以次充好等問題出現,企業將限入兩難境地。
如果我們一味拼產量、拼終端、拼價格,而在起步階段犯了上述毛病,不下決心將產品品質做上去、把生產配套系統做扎實,結果受害的不是哪家企業,不是哪個品牌,而是整個中國門窗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