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北京科技“盛宴”,讓人們感受到高科技的無窮魅力。在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
博覽會上,零距離體驗高科技,體驗創新、科技與生產、生活的深度交融,讓人深切地感受到——
居住在用
太陽能發電板儲存能量的綠色
太陽能小屋,駕駛著清潔無污染的電動汽車上班……這些高科技什么時候能走入我們的生活?在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與低碳相關的高新技術,為人們勾勒出未來低碳生活的藍圖。
詮釋
低碳經濟核心內涵
每年一屆的科博會是一次集中展示國內外科技最新成果,推介各地重大產業項目,傳播前瞻性思想理念的科技盛會。
與往屆不同的是,本屆科博會在展覽內容上散發著濃濃的創新氣息,突顯自主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低碳綠色經濟三大核心內涵。3D、三網融合、物聯網、云計算技術、低碳技術、循環經濟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概念,國家未來重點發展的
新能源、新醫藥、信息通信、
節能環保、高端制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項目成為亮點。
發展低碳經濟,創建生態文明,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今年的科博會上,以“倡導低碳發展”為主題的“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技術展館”,突出展示了循環經濟成果、節能減排技術以及低碳技術在建筑、交通等領域的應用,一批代表著我國最高核心科技水平和創新成果的重點推介項目工程展示出獨特的科技魅力,吸引了眾多參觀者。新一代
太陽能建筑、零排放大公交“立體快巴”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自主創新成果,讓人們與低碳生活展開零距離接觸。
作為國家級大型科技博覽會,多年來有許多新技術、新產品是從科博會走出,步入百姓生活的,很多先進的科技理念也誕生在這里。
“低碳經濟”同樣成為本屆科博會論壇的最大熱點。科博會的八大論壇中有四個直面低碳話題,研討視角從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到
低碳產業的技術創新等不同層面,從不同角度熱議“低碳經濟”、“低碳能源”、“循環經濟”、“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對智能電網、綠色火電、新能源汽車和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等熱點話題展開高層對話;“循環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從應對氣候變化的視角,對循環經濟與低碳排放、企業社會責任對循環經濟影響、低碳經濟與綠色金融,碳交易的市場和運行等問題展開研討。“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與綠色產業國際論壇”,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探討與生物安全、環境安全、綠色產業和氣候變化相結合,吸引社會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注,促進生態系統功能的保護、重視和恢復,實現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價值。
體驗前沿科技魅力
新一代太陽能建筑低
碳化最新產品和低碳交通解決方案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自主創新成果,拉近“低碳”和百姓生活的距離。
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著力點,成為今年科博會一大熱點。走進展館,科技前沿技術和綠色的成果一一呈現在眼前。
今年科博會展覽首次設立
低碳建筑展區和低碳交通展區,新一代太陽能建筑低碳化最新產品和低碳交通解決方案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自主創新成果,拉近“低碳”和百姓生活的距離。以清華陽光太陽能、四季沐歌太陽能等為典型,帶來新一代
太陽能光熱利用和
光電產品,實現太陽能建筑低碳化。在低碳交通展區,深圳華世未來公司設計的零排放大公交“立體快巴”,給人一種新奇的感覺。這種綜合利用現有道路卻不占用道路資源的立體高架電車,長40米,寬6米,高4.4米—4.5米,4節車廂,可容納1200人左右,車速為40公里/小時—50公里/小時,橫跨兩條行車道,只需鋪設兩條簡易軌道,行駛時,就像一座移動的隧道,下面可以穿行不超過2.1米的車輛,成為實現低碳交通的有效方案。
作為自主創新的生力軍,中關村自主創新成果展設立了專
門的低碳技術展區,突出展現中關村在低碳、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等方面的重大突破性技術,包括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等跨產業領域的全技術鏈展示和污水資源化全系統解決方案。
在環境治理方面尖端技術也在科博會上亮相,九次方公司研發的餐廚食物垃圾處理器,該技術的誕生對城市餐飲業甚至包括家庭中關于有效處理餐廚食物垃圾等將是一次革命;云南普爾頓企業集團帶來新型給
排水管、
塑料化糞池等節能減排新產品;南京碧頓環保公司展出世界領先的油水分離技術產品,填補了用物理原理實現油和水有效分離的空白。在展館內的一臺外形酷似飲水機,漂著“綠色液體”的機器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這是全球首創的生物家電—生態堡。據介紹,這臺機器可以家養鮮活的食用螺旋藻,而且通過螺旋藻還能在家里集中
降解廢氣、產出氧氣,打造“低碳家居”。
此外,還有節電、節水技術產品。能效技術領先企業———德國諾比節能公司此次繼續推出適用于我國市場的先進節電
節能技術和產品以及個性化的節能綜合解決方案。江蘇金通靈風機公司生產400多種規格的節能離心風機產品,廣泛應用于鋼鐵
冶煉、火力發電、新型干法水泥、石油化工、污水處理、余熱回收、煤氣回收及核電等領域,為工業生產提供氣體動力、風系統節能改造及環境保護。
低碳經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大趨勢,運用低碳技術實現高效可持續發展,科博會展示了新能源、新技術、新成果在工業、建筑、交通、環境治理等領域的應用前景。
實現科技與經濟的融合
科博會在注重項目科技含量的同時,也力推科技成果轉化,從多個層面為企業自主創新成果轉化搭建服務平臺。
歷經13年的科博會,從曾經的1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增加到6萬平方米,項目推介和論壇規模日益擴大,參展的國際知名企業和專家越來越多,科博會不僅僅是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臺,也成為了企業實現成功的跳板。
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給我國企業帶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今年參展的2000余家國內外
高新技術企業帶著代表當今國內外科技發展最新成就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概念集中亮相。通過科博會平臺尋求技術和資金合作,相當部分企業結識了合作伙伴。
科博會上唱重頭戲的新能源、
新材料、信息通信、新醫藥、生物育種、節能環保、電動汽車等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開放的姿態面向全國乃至全球尋求合作。其中
內蒙古、河北、甘肅、四川等省區都將展覽主題聚焦在承接產業轉移,促進新興產業發展上,推出了一批具有獨特區域資源稟賦、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新興產業項目。中關村自主創新成果展以完整的產業鏈模式,集中展現了園區企業在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智能電網、移動互聯網、低碳技術、生物工程與新醫藥、空間信息七大新興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總投資280億元的京東方八代線項目,10家處于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共同簽約入駐,標志著該數字電視產業園的產業鏈趨于完善。在首次舉辦的“中國云計算商務應用大會”上,國內首家云計算應用平臺———中搜分別與中國
機床行業門戶、龍太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現場成交逾800萬元。通過中搜商務云應用與合作經營,幫助簽約企業迅速搭建行業門戶,以拓展營銷渠道,實現符合現代商業發展趨勢的電子商務化經營。
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集中展現了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新技術和新產品,助推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轉化和重大產業合作項目落地,彰顯了后危機時代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的發展態勢和巨大市場空間。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科博會共簽訂招商引資、技術合作、貿易項目568個,合同總金額達388.7億元人民幣,比上屆增長47.8%。其中,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制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簽約金額265億元,占合同總額的68.2%,凸顯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市場發展前景。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