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在全球
光伏組件的10強企業中,中國就占了一半,可謂是名副其實的“
光伏大國”。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光伏大國,目前幾乎所有的技術
設備和九成以上的原料依靠進口,98%的銷售依靠出口。目前的整個行業利潤嚴重下滑,整個行業不景氣,許多企業陷入停產或半停產的狀態。
光伏企業盈利難
“從產量上來說,我國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光伏大國,”成都
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申林博士告訴記者。光伏已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可以與國際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參與競爭的產業。
2011年全球光伏組件10強:尚德電力(中國)、FirstSolar(美國)、英利
綠色能源(中國)、天合光能(中國)、阿特斯(中國)、夏普(日本)、晶科能源(中國)、SunPower(美國)、韓華(韓國)、京瓷Kyocera(日本),其中中國企業占據半壁江山。
據了解,我國目前已形成包括高純
多晶硅制造、
硅錠/
硅片生產、
太陽能電池制造,光伏組件封裝以及
光伏系統應用等環節的產業鏈,
光伏設備制造及一些光伏配套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國內從事
光伏產業的企業數量達到580余家,從業人數約為30萬人,涌現出一批諸如天威新能源、無錫尚德、英利等大型
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并躋身國際領先行列。
但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利潤嚴重下滑,整個行業不景氣,許多企業陷入停產或半停產的狀態。
“隨著近兩年國內外多晶硅新建產能的陸續投產,產量持續增加,多晶硅供求緊張的矛盾趨于緩和。但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大多數多晶硅企業生產出現虧損,目前已有近80%企業停產。” 這是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日前組織召開的多晶硅產業專題座談會上的說法。
停產情況在多晶硅大省四川表現得比較明顯。據相關媒體報道,四川是國內多晶硅生產最為集中的區域,在工信部公示首批通過行業準入審查的20家多晶硅企業名單里,四川就占有6家,另外未被納入的還有幾家。不過,目前僅四川永祥多晶硅公司和四川瑞能維持生產,其余都已停產。
記者查閱了幾家
上市公司的公告,位于四川的川投能源在去年11月發布了四川新光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停車技改的公告,12月又發布了關于托管的天威四川硅業有限責任公司臨時檢修停產公告;樂山電力在12月也發布了樂電天威硅業公司停產技改的公告。
“我們停產的多晶硅項目還沒有復產,行業確實不太好。”涉足多晶硅的岷江水電證券部人士告訴記者。
而在股市上,新能源板塊去年業績普遇“滑鐵盧”,更印證了光伏業的不景氣。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新能源板塊中已經有39家上市公司公布2011年年報,合計凈利潤同比下滑9%,天威保變等公司的業績降幅甚至超過90%。
仔細分析一下會發現:“新能源板塊業績遭遇“滑鐵盧”主要是受到多晶硅、風電設備等子行業的拖累。”如天威保變下屬新能源公司就受到嚴重影響,公司新能源企業投資收益為-12095萬元,較上年度下降33608萬元,下降幅度為156.22%。公司下屬的保定天威
薄膜光伏、四川新光硅業、樂山樂電天威硅業均出現虧損。
為什么光伏大國其行業前景卻如此暗淡呢?
兩頭在外的“后遺癥”
中國雖然是光伏生產大國,但由于過去幾年國內光伏多晶硅產業嚴重依賴出口,目前幾乎所有的技術設備和九成以上的原料依靠進口,98%的銷售依靠出口。而從去年開始,歐美主要消費國對太陽能產品的需求減少,但國內多晶硅產量持續增加,最終導致價格快速下跌,行業內也就出現了大面積虧損。
但是,光伏業的麻煩還不僅在于歐美市場需求疲軟。
“在全球經濟尚不景氣的背景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對華反傾銷再度來襲,對光伏業影響也是較大的。”華泰證券郭春燕告訴記者,光伏行業更是反傾銷襲擊的重災區。
3月21日凌晨,美國商務部設定中國
光伏產品反補貼關稅最高稅率4.73%,最低為2.90%。根據美國商務部宣布的初裁結果,全球最大的太陽能
面板制造商無錫尚德將被要求支付2.9%的懲罰性關稅,天合光能則高達4.73%,以作為對這兩家公司接受中國政府補貼的懲處,其他中國太陽能設備制造企業將會被征收3.61%的懲罰性關稅,在這一裁決公布前90天的所有進口產品將會被追討相應的關稅。
上一頁12下一頁